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五型”政府
建设走深走实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全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各类风险和矛盾交织、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对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和赣州视察指导,提出了“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彰显了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也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提出了“五个一流、六个江西”目标任务。市第六次党代会作出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描绘了建设工业强市、开放高地、创业之州、区域中心、文化名城的宏伟蓝图。这些都迫切需要全市政府系统持续深化“五型”政府建设,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政府工作的内生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努力把赣州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地方,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扞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聚焦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深入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政治引领、创新驱动、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兴赣富民”工作思路和实现“五个一流”、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的战略部署,以及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突出讲政治、践忠诚、勇担当、抓落实,进一步丰富拓展内涵外延,创新完善方法路径,一以贯之推动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政府,为在新征程上推进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凝心聚力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对表看齐、与时俱进。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对表,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从“两个大局”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新特征,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彰显“五型”政府建设的引领性、时代性。
——坚持拉高标杆、争创一流。忠实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放大坐标系,奋勇争一流,以更高标准、从更深层次把“五型”政府建设的理念与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展现“五型”政府建设的新境界、新气象。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着力强弱项、补短板,切实解决学习留痕不走心、空喊口号不落实,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五型”政府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服务为本、人民至上。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坚持建章立制、常态长效。充分运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完善长效机制,做好融合结合文章,切实把深化“五型”政府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不断促进“五型”政府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三、目标任务
(一)着力打造更加纯粹的“忠诚型”政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市政府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1.坚持“每月学习日”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人民领袖的深情大爱和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全市政府工作的强大动力、管用举措和务实成效。〔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
2.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充分用好赣州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把红色基因植入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血脉和灵魂。进一步强化政府集体学习制度,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针对政府履职所需,精选主题,提高实效。〔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
3.创造性落实中央大政方针。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将习近平总书记对赣州工作的重要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体现于政府工作人员的实际行动中。把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始终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
(二)着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型”政府。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强化科技创新赋能,通过治理理念、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激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力。
4.深入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坚决破除按部就班的惯性思维、凡事找文件的本本主义,遇事少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以思想大解放引领事业大发展。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特别是针对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瓶颈问题,每年谋划和推出一批引领性、开创性、突破性、标志性举措并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紧扣“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各县(市、区)及市政府各部门要带头示范,争取每年至少有一项工作在全省当排头、作示范。〔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
5.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大突破。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完善政策、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多维支撑,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创新平台整合重组,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方位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解决创新活动“孤岛化”、创新政策“碎片化”问题。围绕1+5+N产业集群,分类推进重大科创项目建设和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存量企业的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进行改造,推动企业技术升级、装备更新和产品迭代。大力推进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建圈强链、赋能增效,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激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能新活力。〔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6.强力推动改革开放大提升。坚持向开放要活力,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构建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在基础设施、开放平台、产业合作、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大湾区紧密衔接,打造老区与湾区合作样板。加强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大湾区城市合作,推动产业对接、平台共享、园区共建,主动融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贯彻落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十大攻坚行动,着力深化“放管服”、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突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好政府推动创新的职能,精准对接和更好满足创新主体需求,积极主动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加油赋能。〔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7.扎实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大跨越。坚持以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治理模式创新,重点围绕经济调节、综合监管、协同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政务运转、政务公开等领域深化数字化应用,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构建一网通办、联通联办、协同共办体系,加大数据交换共享力度,着力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政府治理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使群众和企业办事从“找部门”转变为“找政府”,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聚焦政府公开事项标准化、解读回应规范化、政府网站集约化、政务新媒体矩阵化、政务公开专区集群化,着力打造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政府运行等领域数字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三)着力打造更显勇毅的“担当型”政府。坚持把抓落实、破难题作为政府系统的鲜明特质,大力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能办不请示、不行要报告”,以实干担当推动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8.构建完善职责明晰、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建立健全政府系统跨部门、跨地区工作联席会商、联动响应和协作配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运转有序。市政府部门着力抓深抓实调查研究,吃透上情、把握下情,科学制定和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对各县(市、区)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服务,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突出把抓具体工作落实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动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县域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
9.强化重点工作跟踪问效和督办落实。紧扣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狠抓工作落地落实。大力推行“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的线索核查法和“四不两直”暗访工作法,注重“督帮一体”,健全常态化推动政策落地、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的机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及时总结工作落实中的经验做法,积极争取国务院督查激励。市直有关部门要会同相关县(市、区)政府,密切协同配合,打造特色亮点,主动对接争取,力争全市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支持事项在全省走前列。〔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
10.聚力破解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集中破解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难题长效机制,定期征集梳理、分层分类办理,上下联动、高质高效推进问题解决落实。坚持“项目为王”,加大项目招引、培植、服务力度,深入落实好领导挂点重大项目制度和产业链“链长制”。加强中央、省委和市委巡视、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对“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推进过程中的节点难点问题,全面排查、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干一件成一件。〔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
11.健全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效机制。认真落实及时奖励制度,对应对疫情灾情等急难险重工作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改革攻坚、重大研发攻关、重点民生实事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给予及时表彰奖励,激励全市政府系统担当实干、积极作为。严肃整治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完善追责惩戒机制,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作为之人”,营造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
(四)着力打造更富温馨的“服务型”政府。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千方百计优化政务服务,确保社会认可、人民满意。
12.大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坚持“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重点聚焦企业诉求和18个营商环境指标领域,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标准,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政府诚信建设,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整治、重点解决招商引资政策不兑现、合作协议不履行、账款支付不到位、涉政府产权纠纷等突出问题。大力推广政企圆桌会等工作模式,全面畅通企业诉求直达政府的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快速响应、迅速跟进、及时解决、限时反馈工作机制,分级分类实现企业诉求“动态清零”。深化惠企政策“线上一网、线下一窗”兑现改革,积极回应市场主体期盼和需求,高效实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惠企纾困、放水养鱼。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让企业腾出更多精力安心生产经营,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13.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务服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权责“清单化”、政策“透明化”、服务“标准化”,做到全链条优化审批、全方位公正监管、全流程提升服务。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强化开发区赋权,整体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广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办事大厅,实现通用综合窗口全覆盖。启动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审批服务改革、“无实体印章”、“无证明城市”改革,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行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进一步完善“帮代办”“容缺办”“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等特色服务,优化完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功能,强化服务评价和群众意见办理结果运用。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做细做实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打造“赣服通”5.0版,实现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免证办”“异地办”。深入开展“将心比心、终端检验”专项活动,继续深化暗访督查和媒体曝光,倒逼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打响“干就赣好”品牌。〔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14.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牢固树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理念,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科学制定年度民生实事计划,建立和落实民生项目清单,落细落实政策措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裕民,把有限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推动更多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解决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民生问题,坚决杜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问政赣州”平台、“怕慢假庸散”专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收集的问题,切实提高限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并定期就群众反映问题开展数据分析,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健全落实市、县政府班子成员“包乡走村”常态化机制,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15.加快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更大实质性进展。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着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发力,不断巩固提升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质量水平。大力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培育行动,着力加强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提高困难群体收入水平,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创新完善对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五)着力打造更守规矩的“过硬型”政府。认真落实党建质量过硬行动,强化全体政府工作人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倡导想为、敢为、勤为、善为,做到干净加干事、干事且干净,更加彰显全市政府系统的良好形象。
16.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本领能力。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要求,加强学习交流和业务培训,突出把握数字经济、资本运作、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新趋势、新理念、新要求,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眼界视野,积极引导政府工作人员提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提高研判形势、把握全局、谋划政策、推进项目、依法行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破解难题的能力水平。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着力推动政府系统更多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展最前沿、项目建设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历练、成长,打造堪当新时代重任的干部队伍。〔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17.不断锤炼务实重干工作作风。引导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争当“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型干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凝心聚力抓落实、促发展。优化完善整体部署、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政府运行机制,深入推动“三减三强两倡导”,健全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纠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应付了事、有名无实、走形变样、虎头蛇尾、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提高督促检查实效,有效减轻基层干部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充分保护和调动基层积极性、创造性。〔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18.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加强全市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负其责、严管其辖,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和创新政府监管,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少数公职人员有意为难企业和群众甚至索拿卡要现象,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全体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党性觉悟,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维护和巩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市政府系统要把推进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作为坚决扞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实现市第六次党代会奋斗目标、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抓紧抓实。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牵头统筹、培训指导和协调落实,及时总结提升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构建完善常态长效机制,有序有力向纵深推进;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本部门“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细化实化思路举措,协同推动全市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二)加大宣传引导。通过网、报、信、微等多种渠道,深入总结推广“五型”政府建设的做法成效和深刻变化,持续提升“五型”政府建设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加强正面宣传和开展反面曝光,注重深度挖掘提炼,增强典型性、代表性,形成激励促进作用。坚持敞开大门搞建设,提升“五型”政府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平台功能,建立健全政府部门“政务开放日”制度,听民声、集民智、聚民心,打造更加透明、开放的人民政府形象。
(三)严格督促落实。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监督检查,利用“互联网+”方式拓展民众参与渠道。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群众代表等常态化参与监督机制,加强“五型”政府建设监督员队伍建设,畅通进出机制,创造良好监督工作条件,强化监督员建议办理落实与跟踪反馈,确保“监”而有力、“督”而有效。对“五型”政府建设进展成效定期进行评估,将“五型”政府建设情况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强化监督考核结果运用,每年开展“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对表现突出、效果明显的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对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抓典型、严问责,推进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