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村(居)民群众提供多渠道、多形式、不空档服务,着力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村(社区)为民便民安民服务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打响了“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爽心暖心”营商环境品牌。mobile28365-365_bt365如何_beat365官网在线章贡区先行先试,探新路、谋新局,通过实行“三个开放”、创新“三办”模式、建立“三项机制”,在全区推行“365天服务不打烊”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一、实行“三个开放”,让群众找得到人
一是时间全开放。坚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遵循“便民、惠民、利民”服务宗旨,在144个村(社区)全面实行工作日延时、周末和节假日错时服务,解决了服务时间与群众上班时间“撞车”问题,有效满足村(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已办理延时错时服务事项6298件,服务群众6213余人次。此外,各村(社区)按照一个网格建立一个村(居)民网格群,打造“网上群众工作部”,给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在线服务,实现线上服务全天候。
二是信息全公开。在村(社区)办公场所、宣传栏及公示栏公布,通过微信公众号、网格群、“三小组长”群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全区村(居)民及时掌握新模式下社区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值班人员联系方式、帮办代办事项清单等信息,方便群众了解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阵地全开放。秉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理念,各村(社区)在功能设计上,将部分利用率不高的功能空间进行整合、调整,按照“一厅六区”模式增设养老服务区、学习培训区等功能区域。植入“共享”理念,365天免费面向群众以及楼宇企业开放会议室、活动室、书吧等公共空间,避免党群服务中心空间资源的浪费。村(社区)常态化开展书画绘画、观影讲座、教育培训、居家养老、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党员群众广泛凝聚。如东外街道东外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联合mobile28365-365_bt365如何_beat365官网在线老年大学、文化馆开办了社区老年大学,开设摄影、书法、舞蹈、瑜伽、声乐等课程8个,深受老年群体欢迎;低偿引入第三方在社区开办“亲子小屋”,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计时托育、卫生保健指导等服务,让社区居民可享受离家近、方便可及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二、创新“三办模式”,让群众办得成事
一是集中受理“一站办”。梳理制定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流程,让村(社区)干部错时延时服务时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制定了村(社区)“服务不打烊”工作指引,梳理村(社区)服务事项163项,其中,村(社区)服务事项清单60项、高频代办事项12项、免于提交的证照清单19项,社区服务事项清单72项。同时推动党群服务、便民服务、综治服务三网融合,将党组织关系接转、民政、人社、医保、综治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服务集中下沉村(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制定AB岗工作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容缺受理制等5项制度,实现便民服务不出村(社区)。为更好服务群众,通过业务培训、例会等方式学习最新的政策、流程、系统操作等,实施一岗多责、一人多岗,培养“全能”社工,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让每位工作人员对民政、人社、生育服务、退役军人事务等业务办理“吃得透、拿得起”,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据统计,截止到目前,业务咨询、电话报备、高龄老人年审、申领电子医保卡、党员报到等居多,服务群众36983人次,及时为居民办理业务,让群众办事暖心省心。
二是自助服务“网上办”。大力推行“一网通办”服务,依托江西政务服务网和“赣服通”平台,积极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家住吉泰社区的林先生从南昌返赣在家集中隔离,中午打电话向社区值班人员反映刚出生的孩子住院,急需办理新生儿社保卡,值班人员通过微信收取该新生儿户籍信息、监护人身份证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当天下午就把社保卡送至林先生手中。
三是主动服务“帮代办”。全面推行“帮代办”服务,群众只需将材料交至村(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员为群众提供“全程办理”。针对高龄老人、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的居民,村(社区)还提供“上门办”服务。如,东阳山路52号高龄老人黄先生夫妇俩人都患病瘫痪在床,南外街道南外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主动为其提供上门服务,让老人们在规定时间内足不出户进行高龄年审,解决了不能办不会办的问题。目前,全区144个村(社区)设有2693名帮代办人员,今年以来,已办理“帮代办”事项12365件,服务群众29876人次,实现事情有人办,困难有人帮。
三、建立“三项机制”,让服务落得了地
一是建立关爱机制。将关心关爱做细做实,推行弹性工时制度,中午延时的村(社区)干部当天仅需在12:00—16:00时在岗工作,其余时间可自由支配。负责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错时服务的村(社区)干部,可自由选择周末100元/天,国家法定节假日200元/天的加班补助或安排调休,让村(社区)工作者更有干劲。
二是建立报到机制。大力开展在职党员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开展“邻里先锋”活动,党员干部利用 “八小时之外”到社区开展“六个一”志愿服务,即参加1次组织生活、进行1次座谈、开展1次调研、认领1个“微心愿”、当1天志愿者、结对1户困难群众。同时,做到“六带头”服务居民群众,帮助社区广泛凝聚党心民心。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151个社区社会组织、8565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组建“邻里先锋”服务队(党员活动队)265支,开展活动7892余次,服务群众96758人次。
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各街道(镇)、各村(社区)设立服务工作举报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区民政局不定期采取“双随机”方式对执行延时错时服务情况进行督查。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督查情况作为城乡社区工作者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服务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