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六次党代会科学擘画了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的宏伟蓝图,为全市上下未来五年推进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水利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认真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部署,持续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全面提升“五大能力”,奋力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更为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构建安全有效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力争两年内完成16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消除隐患。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18个、河流治理工程79个、洪患村镇治理10个,综合治理河道长度743公里,推动河岸稳固、河势稳定。构建完善的供水安全保障网络。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整合散小农村供水工程,构建一体化管理服务模式,强化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市农村规模化工程供水率达到70%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加快水库水源工程建设,推进信丰黄坑口等9座中型水库建设,新建27座小型水库。探索丘陵山区现代化灌区建设管理经验。依托梅江、平江、桃江等大型现代化灌区建设和12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探索丘陵山区现代化灌区建设管理经验,实现“安全节水、智慧共享、生态友好”,提升骨干工程灌溉能力,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54以上。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维修管护。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部门协作,探索整合上级补助资金,推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并通过组建或引进第三方进行专业化管护,实现农田水利设施“有人管、有钱管、管得好”。
二、持续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服务城市能级提升
用好用足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加强投融资和建管模式创新,加快推动重大水利项目落地。力争梅江大型灌区、中心城区五江十岸防洪提升与生态修复工程2022年开工建设,加快茅店、寒信、极富水利枢纽、营口大型水库、平江大型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将桃江大型灌区、瑞金梅江引调水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在“十四五”中期调整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大与央企、国企和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参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探索水利工程综合开发模式,促进水资源、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增强水利发展内生动力。
三、持续提升河湖生态治理能力,推动美丽赣州建设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维护源头区河湖健康。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水土保持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创新、规律把握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加大连片崩岗治理开发,保持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态势,巩固赣州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火车头”地位。强化河湖长制实施。开展清河行动和河湖“清四乱”,加强巡河督导和督查考核,充分发挥跨地区河长制工作协作、“河长湖长+检察长”协作等机制作用,巩固治理成果,推动河湖长制更加有实有能有效,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强化幸福河湖建设。加快上犹江幸福河流示范工程建设,争取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打造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样板。
四、持续提升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助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以标准化、物业化、智慧化为抓手,打造水利工程管理赣南模式。推行标准化管理。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理念、标准和模式,在我市探索全过程咨询“1+N”模式,逐步推广全过程咨询、飞检及质量监督巡查等第三方服务,探索建立可覆盖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和投资管理的可视化管理平台,压实工程参建各方责任,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实现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跨越。推行物业化管理。推广南康模式,逐步实现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全覆盖,推进南康、上犹、全南建设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推行智慧化管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基本建成大坝安全管理和智慧水利平台,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为水利工程管理、运营、调度、决策提供及时参考。
五、持续提升水利文化影响力,致力打造党建质量过硬队伍
科学编制水文化建设规划,加强水文化阵地建设和传播,以打造赣南水利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实施党建质量过硬行动。打造水利红色文化品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强中央苏区水利文化研究,持续举办水利文化研讨会或高层论坛等活动。打造水利古色文化品牌。推动福寿沟防洪排涝系统、瑞金红井旧址群列入首届全国水利遗产试点名录,推动崇义上堡梯田申报世界灌溉遗产,建设全国水情教育基地。打造水利绿色文化品牌。立足赣州作为赣江、东江、北江“三江”源头的区位优势,打响赣州源头品牌,扩大在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水利系统的影响力。
mobile28365-365_bt365如何_beat365官网在线水利局
2021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