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江西省两会于1月15日落下了帷幕。今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5年,江西经济增长迅速;GDP突破3万亿元,全国排名由第18位前移至15位,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5%,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居全国第8位,新增千亿产业三个,总数达14个;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跃居全国第4位。
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5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3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5%以上。
未来5年,迎来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期
数字经济占江西省生产总值比重45%以上,预示着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江西省未来5年的重中之重。
对此,两会代表和委员纷纷提出建言。江西省人大代表、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智表示,江西应抢滩“元宇宙”,推动元宇宙数字产业创新发展。
他说:“近年来,江西已经通过大力发展元宇宙数字产业,提升计算机算力、图形处理以及5G技术等,夯实了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基础,此时正是顺势而为鼎力发展元宇宙产业的大好时机。应研究制定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配套政策,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学院院长白耀辉表示,要优化虚拟现实(VR)产业布局,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说:“在教育层面,要加大对VR领域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投入,包括设立VR专业开办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根据招生规模提供人才培养专项补贴等。而在人才层面,政府部门要统一组织,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博士等中坚力量;同时,进一步优化省内高校毕业生留赣优惠政策,并针对VR相关专业毕业生制订专项激励计划。”
白耀辉介绍,近年来,江西省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在政校企协同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一方面,由江西省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了10余家特定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联盟,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高校、金融机构,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标准制定,促进成员单位发展,提升江西产业整体竞争力。
另一方面,积极搭建企业、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桥梁,为产学研融合提供政策、资金和服务支持。例如,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江西财经大学合作,投入资金支持江西财经大学枫林园校区的产教融合示范园建设,并为引进的VR企业提供税收、人才招聘等政策和服务支持。
以企业为主导,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
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是动力,人才是保障。江西省政协委员、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剑说:“企业应当好创新的主力军急先锋,只有牢牢的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他表示,过去10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至7000余家,专利授权总量达9.7万件,研发投入强度突破1.7%,创历史新高。
杨剑表示,要发挥好“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的作用,以技术创新硬实力,赋能江西省VR产业发展。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加强以VR+为代表的应用落地。
江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德雄说:“我们聚焦全省14个重点产业链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通过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科技创新联合体,把优势科研单位、院士专家和创新企业组织起来,集中查找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他表示,未来将持续做好产业链、创新链的“双向奔赴”,实施“三大行动”。即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产教融合,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白耀辉强调,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素。
他表示,江西财经大学作为江西省VR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积极落实江西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紧密对接江西省“2+6+N”产业中的VR战略新兴产业,并于2020年9月成立VR现代产业学院(以下简称VR学院),实施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三链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江西建成世界VR产业高地。
他说:“根据规划,VR学院肩负着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院办校’体制改革试点重任。经过两年多建设,政校企行多元协同平台基本搭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完善,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成效逐步显现,社会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白耀辉表示,只有产教融合发展,才能更好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江西省产教融合示范区,VR学院已吸引省内外5家企业入驻,并开设了行业创新班、产业实践班、企业强化班等多种类型共计13个产教融合实验班。这种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资金、人才、设备、平台和项目引入学院。2022年该学院成为全国首批VR领域唯一的创新创业示范实践基地。(记者 魏依晨)
来源:科技日报